據新華社電 內部協調、業務學習、表彰總結、動員推進……都離不開兩個字:“開會”。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,全國已壓縮會議58.6萬個——即使按每個會議只有半小時保守估算,連續開完這些會仍需33年。
  驚人的數字背後,折射的是“會議依賴症”之重,病根則在於熱衷“形式”的懶政思維。從非旅游景點不去、非豪華套間不住,到會議費返現、慶典出場有紅包,背後“浪費腐敗”頻現!
  一天接15個會議通知
  全國各黨政機關一年要開多少會?此次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或許給出了一個答案:如果按照全國壓縮會議58.6萬多個、下降24.6%計算,開展活動前全國黨政機關的會議至少有238萬個。
  整治文山會海,是中央的一貫要求,各地推出不少措施:如“無會月”,嚴控會議時間,甚至要求每次講話、發言不得超過多少分鐘……然而頑疾不僅沒能根治,反而極易卷土重來。
  2013年初,沿海一廳局機關一把手自曝,一年要開1068個會,還不包括自己單位內部召集的,沒人開會就只能“抓壯丁”,領導沒時間讓下屬頂。“最誇張的時候,早上剛到辦公室,15個會議通知擺在桌上。”
  會費預算一年增4倍多
  高昂的會議費成多地預算“標配”。今年年初,廣州市花都區公開了2014年預算曬出的會議費高達2850萬元,按一年250個工作日計算,每天的會議費超過11萬元,每天都有200多人參會。
  去年不少地方曾做出“改進會風、削減文山”的表態,但記者查閱後卻發現,一些部門2014年的會議費預算不單沒有下降,反而“逆勢上揚”,增長了4倍多。
  計劃外的會議成部門審計“常客”。去年,審計署公佈了57個中央部門單位2012年度預算執行情況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。審計發現,半數以上中央部門單位都存在計劃外召開會議的問題,有的一年計劃外召開的會議高達200多個。
  (原標題:全國黨政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d91ydjvw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